afterLIFE 身後事務所
親友離世後,LinkedIn 帳號應如何處理?本文詳解如何將帳號轉為「紀念模式」或「永久刪除」,一步步教你操作,妥善保護逝者私隱和珍貴回憶。
逝者帳號處理方式
LinkedIn 為已故用戶的帳號提供了兩種處理方式:設為「紀念帳號」或「永久刪除帳號」,且兩種處理方式均須在用戶離世後由親友主動向官方提出申請。
兩種處理方式快速比較
紀念帳號 | 永久刪除 | |
---|---|---|
主要特點 | 帳號標示 In remembrance 徽章 | 帳號從平台徹底移除 |
登入權限 | 任何人均不能登入 | - |
帳號內容 | 完整保留已發布內容 | 全部資料 30 日內清除 |
申請資格 | 任何親友 / 同事 | 直系親屬或法定遺產執行人 |
所需文件 | 訃聞 / 新聞報道 | 死亡證明 + 申請人身分證明 |
1️⃣ 紀念帳號(Memorialized Account)
將逝者的 LinkedIn 個人檔案轉為「紀念帳戶」,保留完整職涯經歷、貼文等記錄,轉化為一個讓親友追憶往事的數碼空間 。

📌 主要特點:
- 帳號名稱旁顯示 「In remembrance」 徽章。
- 任何人(包括家屬)均不能登入,防止帳號遭盜用。
- 所有內容(貼文、文章、推薦記錄等)將完整保留,朋友同事仍可查看並留言悼念。
- 系統將在 48 小時內自動停止:
- 發送生日、工作週年等提醒;
- 帳號相關的所有交友邀請;
- 「推薦聯絡人」、「您可能認識」、「人脈網」等 LinkedIn 功能。
📌 申請資格:
- 親友、同事等均可提出將帳號轉為紀念模式,申請時須提交訃聞或相關新聞報導。
2️⃣ 永久刪除帳號(Permanent Account Deletion)
若不希望將帳號保留,也可以選擇從 LinkedIn 平台上永久刪除。

📌 主要特點:
- 帳號內容(包括個人資料、職歷、貼文、推薦、訊息等)會被徹底刪除,無法復原。
📌 申請資格:
- 僅接受逝者直系親屬(如配偶、父母、子女)或法定遺產執行人提出刪除申請。申請人需提供相關身份證明及死亡證明文件。
為已故親友處理 LinkedIn 帳號
以下兩種處理方式,均可透過官方網站(LinkedIn Help Centre)完成,無須郵寄文件。
如何申請將 LinkedIn 設為「紀念帳號」
- 前往 LinkedIn 的 紀念帳號請求表格。
- 填寫申請人及逝者資料(全名、帳號連結及離世日期)。
- 選擇與逝者的關係(直系血親、旁系血親、非血親或其他)。
- 上傳用戶離世的證明文件,例如訃聞或新聞報導連結。
- 按下「傳送」提交申請並等待審核結果。

LinkedIn 紀念帳號請求表格(linkedin.com)
如何申請將 LinkedIn「永久刪除」
- 前往 LinkedIn 的 移除已故用戶帳號表格。
- 填寫申請人及逝者資料(全名、電郵、帳號連結及離世日期)。
- 選擇與逝者的關係(直系血親或法定遺產執行人)。
- 上載所需的證明文件,包括:
- 死亡證明文件(表格12 或 表格11)
- 直系親屬的身份證明文件,例如:
- 已故用戶的出生證明
- 結婚證書(證明配偶關係)
- 法院簽發的遺產管理書或遺囑認證文件(證明您為合法代理人)
- 按下「傳送」提交申請並等待回覆。
- 官方確認文件有效後隨即刪除帳號,一般需時2–4星期。

LinkedIn 移除已故用戶帳號表格(linkedin.com)
常見問題 Q&A
申請程序相關
可以,LinkedIn 接受訃聞或新聞報導作為申請紀念帳號的初步證明,日後有需要才補交正式文件。
可以申請「紀念帳號」。申請 LinkedIn 紀念帳號沒有嚴格限制,朋友或同事皆可提交,但出於禮貌建議事先通知家屬。
至於申請「永久刪除帳號」, LinkedIn 要求由直系親屬或法定遺產代理人提交,若有特殊原因需代為申請,建議提供書面委託聲明。
如帳號使用暱稱與身份證明不一致,申請時須在備註欄簡短說明,例如:「帳號名 Mary Wong,身份證為 Wong Tai Man,是同一人」。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,例如結婚證書或舊證件,有助 LinkedIn 工作人員核實身份。
LinkedIn 處理逝者帳號申請一般需時 2–4 星期,屬正常程序。家屬可先檢查申請時提供的聯絡電郵,確認是否有遺漏任何通知。
若超過一個月仍無回覆,可考慮重新提交申請。
建議細閱官方回覆,針對問題補齊資料或提供更清晰文件,再次提交一般可獲批核。
帳號內容相關
LinkedIn 出於私隱保護原則,一般不提供私訊或未公開內容,除非申請人獲法院命令。
可聯絡 LinkedIn 客服提供公司證明文件,申請轉移管理權限。LinkedIn 亦建議企業帳號應設定至少兩名管理員。
以上資訊對你有幫助嗎?